1.訂定(修訂)並發展符合當地特色的永續學校環境管理計畫,營造健康、安全與關懷的校園環境。
2.結合家長及社區資源參與永續學校環境管理計畫的推動。
3.推動校園環境稽核實務,以強化校園環境管理。
1. 採行綠建築觀念,建構及修繕房舍、設施、場所,並營造本土生物多樣性的校園生態環境。
2. 妥善處理研究、教學、實習後之廢液及廢棄物,落實實驗室安全衛生教育。
3. 定期取樣學校飲用水體送檢化驗,並委由專人或維修商依約定期維護管理。
4. 輔導及訪視各級學校之校園污染防治情形,建立校園環境安全衛生及防災應變機制。
1.輔導各級學校發揮環境保護小組功能及其運作。
2.定期檢討環境保護小組工作推行及相關措施。
3.訪評、輔導教育行政機關與學校環境教育推動情形。
1.結合學術及民間團體辦理多元化環境教育研習課程。
2.辦理高中職、國民中小學地區性環境教育課程設計與訓練。
3.鼓勵各級學校成立環境教育教師專業成長團,進行環境教育相關研究。
4.鼓勵大專院校推廣教育中心辦理環境與永續發展師資培育。
1.鼓勵各級學校設計環境教育教案,分享教學資源。
2.鼓勵成立跨校聯盟,結合地方鄉誌、村史,編撰推廣環境鄉土教材及戶外教學。
3.輔助有關單位編撰及甄選環境教育融入各領域之教學設計、教學媒體及環境教育刊物等環保輔助教材。
4.設置環境教育網頁、環境教育宣導專欄及場所,推動環境教育數位典藏,以供各界及學校共享。
5.善用校園環境資源、規劃校園環境教學步道,提供教學。
1.各級學校依不同年級自行設計及運用教育部或環保署等編訂的環保輔助教材、教案及多媒體進行教學活動。
2.辦理區域性環境教學研習活動。
3.鼓勵職業學校及大專院校商、工、醫、農學院開設環境教育課程。
4.輔導高中職校及大專院校開設勞動教育課程,並鼓勵學生參與環保體驗活動。
1.舉辦環境地圖繪製、攝影、辯論、徵文、戲劇、網頁、海報、有獎徵答及教學觀摩等活動。
2.舉辦環保教育宣導、研習會及工作坊等。
1.推行校園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再利用(含參考書、制服、學用品、落葉及廚餘等)、辦公室做環保及節省資能源等。
2.鼓勵學校使用再生能源、水資源回收再利用及省水省電器材。
3.落實綠色採購方案,並加強校園辦理綠色消費之宣導活動及鼓勵師生力行綠色採購。
4.鼓勵學生手冊納入校園生活環保措施。
5.鼓勵學校成立環保社團或組織,進行校內外環保工作。
6.結合家長及社區資源並配合政府機關環保施政重點,推動校園環保服務工作。
1.於桃園縣、台南縣、高雄縣及花蓮縣等環保科技園區籌設環保展示中心。
2. 鼓勵學校戶外教學或參觀環境教育場所及環保設施(如環保科技園區、焚化廠、資源回收場等)。
3.鼓勵運用校園及社區閒置空間,設置環境教育學習場所。
遴選表揚推動環境保護有功之大專院校所、高中職、國民中小學之學校、教師及學生社團或組織。
選拔推動環境教育事蹟卓著的個人與團體。
參加國際環境教育會議。
邀請國際環境教育專家學者來台舉辦研習會。
增進國際環境教育參訪機會。
|
一、本校結合家長及社區人士成立志工隊,利用現有資源參與學校環境的經營管理,祈能營造健康、詳和與安全的校園環境。
一、本校校舍老舊、校地狹小,學生人數過多,要營造多樣性的校園生態環境殊為不易,僅能利用有限的空間進行校園綠化。
二、本校妥善處理教學過程所產生之廢棄物,落實分類回收之永續觀念,並由資源回生廠商定期到校處理。
三、本校之飲水器濾心及水質檢測,皆由維修商依約定期維護管理。
本校定期檢討校園環境維護成效。
本校鼓勵同仁參與官方、學術團體或民間團體舉辦之各項教育研習活動。
本校收集相關環保教育之影碟片,供教師教學使用。
本校各學年皆能自行設計環境教學活動,並自行產出教學模組。
本校定期舉辦環保教育宣導、教師及志工研習等。
本校推動二手學用品再利用,並積極落實資源回收。
本校另有社區志工參與學校周遭環保工作。
本校鼓勵各學年辦理戶外教學實,能安排參觀環境教育場所及其環保設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