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養教育相關活動
1.每學年每年級各辦理一場營養教育宣導活動,以強化小朋友們的正確營養觀念,主題如下:
上學期:吃早餐說早安(一年級)、飲品選擇與午餐有約(三年級)、長高長壯不長胖 (五年級)
下學期:認識食物六大類-藏寶遊戲 (一年級)、均衡飲食 (二年級)、食物紅綠燈(四年級)、青春期營養 (六年級)
2. 與董氏基金會合作,共同推動「動吃動吃運動150」計畫。
3.定期出刊營養小專刊,並利用填寫有獎徵答單,藉以票選出富台營養小天使,無形中增加小朋友們的營養相關知識。
4.拍攝「進餐教學觀摩影片」,生動示範進餐流程注意事項以供低年級參考。
5.於親職教育活動中,舉辦和學童營養相關議題之講座,由營養師和家長面對面討論學童偏差的飲食習慣。講座主題包括:你家有偏食的孩子嗎?你家的孩子體位正常嗎?
6.每年辦理一次午餐文藝競賽,激發學生無限創意。
7. 配合節慶辦理相關文藝活動,如世界學校牛奶日繪畫比賽、元宵節食物解碼活動。
菜單設計多元多變化
1.充分運用午餐經費,配合民俗節日搭配年節食品或融入學年教學活動中,如元宵節和冬至吃湯圓、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等,讓全體學生了解民俗節日的相關活動和內涵。
2.配合特殊節日調整午餐,讓小朋友們對節日有更深刻印象,如世界地球日供應肉類減半環保餐,兒童節及學期末供應歡樂特餐,世界牛奶日及世界學校牛奶日供應乳製品等。
3.主食多變化,如米飯添加地瓜、糙米、燕麥、紫米、黑芝麻等增加膳食纖維,增進營養及幫助消化。
4.嚴選午餐食材,選用非基因改造黃豆自製豆漿,及使用純糙米自製養生糙米漿,並變換口味,學生非常喜愛。
5.每週二實施「健康蔬食餐」,希望透過認知-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油高糖高鹽食物--來改變飲食習慣以增進健康,又能做到環保救地球,讓學生從改變飲食習慣來實踐愛地球。
6.每週三供應富台特餐,如義大利麵、大滷麵、麵疙瘩、客家粄條、炒米粉、麵線、炒年糕....等,讓午餐菜色更加多元化。
7.持續「多元飲食」的食譜設計以增進學生國際觀,如泰式椒麻雞、泰式炒飯、態式酸辣烤雞翅、泰式打拋豬、雲南紹子麵、蕃茄肉醬義大利麵、日式拉麵等。
資源回收做環保
1.持續回收廚房食用油,並教導志工家長製做環保香皂,推廣物資回收利用的環保理念。
2.將水果外包裝收集做資源回收請慈濟志工帶回園區,持續落實環保愛地球理念。
3.回收果皮請環保志工做成酵素清潔液,可取代清潔劑用於清洗廁所和鍋碗瓢盆,安全衛生又環保。
4.將廚餘、菜葉及豆渣做有機肥,用以施放於校園之花草,讓校園花木更茂美。
食材把關
1.自行檢驗豆製品是否含過氧化氫,為午餐食材安全把關。
2. 不定期將食材送至SGS檢驗是否含有農藥、抗生素、瘦肉精等。
|